怀揣感恩之心经营企业

——专访西乡县通运建材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朱历军

他叫朱历军,出生在贫困山沟里的家庭,靠自己的一双勤劳的双手,打出了天下,现任陕西通用物流发展有限公司、通运建材有限公司、月亮湾农林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他创业成功后,时刻不忘家乡的公益事业,他积极为驻地修桥铺路、捐资助学、孝亲敬老,并为驻地城镇务工人员、大学生和退伍军人们提供就业岗位。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他累计为西乡公益慈善事业捐款达800余万元,他的善行义举得到各级组织及广大群众的好评,也获得了多项殊荣。2014年9月荣获“全国孝亲敬老之星”称号,2015年3月被陕西省慈善协会授予“三秦善星”先进个人,2017年被推举为陕西省政协委员。朱历军说,我是西乡培养出来的企业家,更要不遗余力为西乡县脱贫致富出力。

反哺家乡的一位农民企业家

“大爷,您认识朱历军吗?”

“认识,我们村的路是他修的,村委会是他建的,路灯是他买的......”

朱历军是陕西省西乡县城关镇桥房村人,出生在一个穷山沟里,十六岁时就随着外出打工的大军南下海南、北上新疆务工。直到2005年,朱历军和一些工友回到了西乡县,创建了西乡通运建材有限公司。“当时打工也没有挣到钱,公司能够开起来,全凭政府的支持,还有西乡县农村商业银行给我拨了第一笔贷款。”朱历军讲到,虽然现在的公司已经运作的很好,成为了一个大企业。但是,他很清楚,没有最初家乡的支持,通运建材就不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有了今天这个规模。

饮水思源,朱历军知道自己今天的一切,都离不开家乡的父老乡亲的支持。2010年,朱历军了解了桥房村的民情村情之后,深知一个好的村委会没有好的办公环境怎么带领村民致富,于是他带头捐资修建村委会。期间,他还多次到施工现场查看,并无偿捐献了砂石材料、大门、灯具等共计十几万的物资。

为了改善家乡交通,朱历军在2011年的时候,自筹资金百余万元,在牧马河月亮湾架起了一座漫水桥,解决了枣园、桥房、年沟百姓的交通困难问题。2012年,他又建言献策,无偿提供砂石,多方集资为四组村民硬化了长达三公里的通户水泥路。

创业成功后的这些年,朱历军时刻把家乡父老乡亲的利益放首位。处处为大家排忧解难。通村水泥路因暴雨导致塌方多达几千立方,朱历军主动调集铲车,义务清理塌方,三天之内,恢复了交通。村子曾因“5.12”地震导致房屋受损,朱历军又主动为村民提供砂石,修补房屋。

孝亲敬老  农民企业家的做人准则

 朱历军常说:“我见不得谁受苦,一看到受苦的群众,就会想起我当年受苦遭罪的情景,就会不由自主的萌发帮助他们的冲动和激情”。他是这样说的,在日常生活中也是这样做的。

2016年8月,县慈善协会会长朱历清会长从西乡贴吧上获悉杨河镇一位老人患了一种罕见的疾病,周身溃烂,惨不忍睹,且孤立无援。他核实情况后找到朱历军,说:“兄弟,你能不能帮助一下这个老人?”朱历军听后毫不迟疑,满口答应。随即就带上1万元现金,同朱历清一道驾车赶到汉中3201医院,亲手将钱交到患者手中,深深感动了患者家属及在场的群众。2018年1月6日,城南办桥房村一位患食管癌老人赵培祥在汉中3201医院不治身亡,家里唯一的儿子已失踪20余年,女儿出嫁在外,家庭经济状况也很差,加之为了治病已经债台高筑,老人安葬成为一个大难题。当地村委会领导找到县慈善协会,希望给予帮助,由于协会资金不多,朱历清又找到朱历军,他再次拿出1万现金,连同慈善协会资助的3千元和村委会资助的1千元交到死者家属手。类似这样的事情,在朱历军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

扶贫济困 带动老乡共同致富

作为在农村成长起来的企业家,朱历军能深切体会到贫困人群的困境,在每月公司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活动中,朱历军再三强调要把扶贫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来抓,把企业发展与产业帮扶结合起来,并发动党支部全体党员和公司全体职工围绕扶贫攻坚“想点子、出技术、讲贡献、互帮扶”。 他鼓励大家创新实干,主动作为,开拓贫困群众增收新渠道,同时也注重整合各方资源,把党员职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组织活力化为攻坚动力,加大帮扶力度,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帮扶贫困户发展能力,早日实现脱贫致富。

朱历军说:“扶贫要使贫困户从被动的扶持对象变为脱贫攻坚的主体,彻底解决‘慵懒散’、‘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因此,朱历军结合实情因需施教,定时定点定人为帮扶对象面对面传授“金点子”惠民政策,开展了三期生产养殖技术、驾驶安全技能培训,受益贫困户群达200余人,积极引导他们依靠自身技能发家致富,实现长期稳定脱贫。

朱历军认为,扶贫要兼顾长远,一是坚持长短结合,发展产业增收。二是要坚持标本兼治,抓好教育培训。充分发挥教育培训“拔穷根,挪穷窝”的优势,加大教育扶持力度。要抓基础教育,让更多的青少年通过学习深造走出大山。为此,建立助学制度,防止因穷辍学。

由于帮扶计划周到、措施得力,在朱历军的带领下实现了企业发展与扶贫相融互进,企业在脱贫攻坚中发挥出了积极作用,朱历军帮扶的对象已逐步脱贫走上小康之路。

“现在的企业家大都是改革开放的受益人,那么,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就是我们这些人应该做的,并且要持续做下去的事。”朱历军说:“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我经营企业就是要和社会共同进步的。”(省总商会新闻宣传中心)

 


【打印本文】【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