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对帮扶发力 互利共赢发展

——安康市工商联开展“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综述

 “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开展以来,安康市工商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给“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受表彰的民营企业家的回信,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中省市战略部署,紧紧围绕“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工作要求,锁定“全省一流、全国上游”的工作目标,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坚持精准方略、下足绣花工夫,在结对中奉献、在精准中发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智慧和力量。截止上半年,全市累计投身“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民营企业达到1356家,受帮扶村1161个,实施帮扶项目4483个,投入帮扶资金8.1亿元,带动贫困人数25.6万人。2017-2019连续3年,每年都有1家民营企业被全国工商联和国务院扶贫办表彰为先进企业。

全面发动,提升政治站位。“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是国家层面的十大扶贫行动之一,也是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战的总品牌和总路径,更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工商联和民营企业的重要政治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安康位于陕西东南部,贫困体量大、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返贫风险大是安康的基本市情。全市10个县区都是贫困县,有贫困村979个、在册贫困户18.04万户51.35万人,贫困人口数量居全省第一,分别占全省全国贫困人口的22.45%和1.18%。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市工商联秉承“实”字为先,“干”字当头的工作定力,突出解决民营企业、贫困群众在脱贫过程中最现实、最迫切、最需要的问题。一是高度重视。2016年1月全国工商联“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后,我们深学细悟、全面领会,及时成立“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领导小组,联合市扶贫局、市慈善协会下发了《安康市“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实施方案》,把“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作为一把手工程,夯实工作责任,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上来;二是纵深发动。“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开展以来,我们通过执委会、现场会、企业年会、企业家副主席、副会长轮值活动、深入企业引导、举办结对帮扶签约仪式等形式,号召所有会员企业、基层商协会组织进行结对帮扶。5年来,召开各类动员会议100余次,在安康日报、安康电视台开办“万企帮万村我们在行动”专栏,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造势,示范引领,全市累计在各类媒体刊登有关“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的宣传稿件500余篇。三是强力推动。制定《“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考核办法》,纳入市县区两级工商联目标责任考核指标,定期研判,针对工作短板及时改进工作方法,每季度对县区工商联组织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行动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每半年进行检查通报评比,年底对帮扶工作组织有力、成效明显、群众反响好的县区工商联、商协会组织、优秀企业及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精准施策,凝聚帮扶力量。我们始终把方法对路贯穿于“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的全过程。一是精准分类。全面搞清楚被帮扶贫困户的致贫原因是什么?发展愿望是什么?增收潜力在哪里?综合考虑实施什么项目、采取那些举措能让他们尽快脱贫,进而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和计划。结合贫困户需求,按照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村企合作、智力扶贫、捐赠帮扶、其他帮扶等6种帮扶途径供企业选择,尽量做到因村、因户、因人施策,不搞一厢情愿、盲目从事、大包大揽、走过场搞形式的空扶贫。二是以点带面。市工商联30名企业家副主席、副会长单位,在“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中率先垂范、一马当先,时时处处打头阵、当先锋、做表率。5年来,投入各类帮扶资金8000余万,安置贫困户就业达2万余人,技术培训6万余人次,慰问困难群众1万余户。通过以点带、示范引领,其它民营企业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接踵而至、纷至沓来。三是“四级联动”。市县镇村四级商会组织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实践导向、基层导向,坚持把民营企业精准扶贫行动纳入当地脱贫攻坚的整体规划,进一步压实责任、强化保障,指导企业实现无缝对接,努力在互利共赢中找到结合点,实现群众脱贫,企业发展。

深度融合,凸显帮扶成效。重点引导民营企业把帮扶力量往汉滨、紫阳、白河、岚皋4个深度贫困县区倾斜,把帮扶重点往深度贫困村集中。一是实现“三个覆盖”。即:“市县区两级工商联企业家副主席、副会长包联贫困村实现全覆盖,市县区两级工商联执、常委包联贫困村实现全覆盖,全市979个贫困村与民营企业结对帮扶实现全覆盖”,保证了每个贫困村至少有1家民营企业或商协会组织参与结对帮扶。二是帮扶载体丰富。通过“三变改革”,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促进企业、农户、市场三方有机链接,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盘活资源。通过就业扶贫引导民营企业向贫困村发展,为帮扶对象就近提供就业,对贫困家庭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加强就业援助,优先招收企业驻地或结对帮扶村贫困户子女就业,实现贫困户稳定就业增收。通过捐赠扶贫,引导民营企业发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传统美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企业以高校学生、重病患者、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残疾人为重点,对贫困户开展捐资助学、医疗救助、生活救助等公益扶贫活动。通过消费扶贫,号召企业在商务接待、企业餐厅、员工福利等环节积极采购扶贫产品,与西安市工商联共同举办“精准扶贫、与爱同行”陕南农特产品推介活动,紫阳茶叶、白河葛根、汉滨苦荞等10余个产品成功与西安大型商超及消费企业成功签约。截止上半年,产业扶贫共投入帮扶资金9.04亿元,带动贫困人口18.13万人;就业扶贫共投入帮扶资金1.96亿元,带动贫困人口3.4万人;公益扶贫共投入帮扶资金6079.11万元,带动贫困人口16.17万人。三是帮扶成效显著。远元集团以修脚产业为核心辐射8大业务板块,在全国拥有40多家分公司,4000多家门店,带动就业2.6万人。白河天宝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将村民手中的2000余亩耕地、4000余亩林地进行流转,并确定了以山上建园区、山下建社区、农民变工人的发展思路和经营理念。常年吸收150余人就地就业,精准带动83户350余人的贫困户发展产业,通过土地流转、园区务工、回收农产品等帮扶措施,实现人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为该村脱贫攻坚如期脱贫贡献了重要力量。阳晨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了以总经理任组长的精准扶贫领导小组,组建了产业扶贫机构,抽调专人成立帮扶工作组,按区域包干帮扶,走村入户核查贫困户信息,分门别类建档立卡,扎实有效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该公司帮扶带动汉滨区3个社区,19个行政村,1050户4225人开展养殖产业。莲花餐饮公司依托平利县的自然资源优势,以生态特种猪养殖和家庭苦荞种植为主要帮扶产业,向贫困户提供猪仔和苦荞种子,并负责成品收购,解决了贫困群众的后顾之忧,带动100余户300多人,实现了增收脱贫;安康市绿景建筑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流转汉滨区瀛湖镇6个村1万余亩土地,建设茶叶加工厂1个。采取“支部+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带动当地群众721户201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51户847人。参与“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的优势在产业,关键在发展,这些项目的共同特点是门槛低、用工量大,能够带动大量贫困劳动力就业,为减贫事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中,我们投入了大量精力,付出了大量心血,取得了良好成果,赢得了群众称赞,但在做精做细做优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下一步,我们将百尺竿头、勠力同心,力争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应有作用。(安康市工商联潘杰)


【打印本文】【关闭窗口】